“腾笼换鸟+无中生有”,重庆国际生物城是如何变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专访重庆国际生物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邓瑾禹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高新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的重庆国际生物城,原来仅是一个传统工业园区,但在短短数年间就腾笼换鸟,转型成为重庆市唯一生物医药重点关键园区,“无中生有”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当初为何锚定生物医药产业?当前发展进入了哪一阶段?未来又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新华财经记者专访重庆国际生物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邓瑾禹,探寻从传统工业园区变身新兴产业集群的经验和启示。

新华财经:重庆国际生物城当初为何选择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备哪些基础条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邓瑾禹:这主要源于当初对未来发展的趋势判断和战略定力。在我国提出发展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分布零散、体量偏小。巴南区大胆规划,让位于木洞的沿江开发区向生物医药产业转型,打开发展新天地。

由于沿江开发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当时有粮食加工、汽车配套等企业想入驻,但这些企业占地面积大,一旦入驻,园区后续发展空间将十分有限。巴南区认为,招商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只有招到好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才能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在此之前绝不轻易开发。

2017年,国内一家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投资130亿元建设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在此开工,随后带动多家生物医药企业相继落地,并带来多个处于临床试验的一类新药项目。巴南区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地选商进行延链补链,打造生态化、国际化的生物医药产业新城。

有了龙头项目引领,巴南区出台人才引进、产业扶持等政策,陆续吸引了生产重组疫苗、抗癌药、抗体药物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入驻。2019年,沿江开发区正式更名为重庆国际生物城,成为重庆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目前,重庆国际生物城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不仅交通区位十分便利,还拥有中心城区极为稀缺的可连片开发工业用地,可为项目落位节约要素成本。

新华财经:重庆国际生物城在产业培育、科技创新和产城融合方面有哪些亮点,取得的主要成绩有哪些?

邓瑾禹:一是集聚了西部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集聚项目110余个,协议达产产值超过1000亿元,初步形成以生物制药为核心,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全领域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集聚了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上海交大数字医学联合技术转移中心、智睿创新孵化中心、智翔金泰抗体药物研发中心、宸安生物中试平台、美莱德动物试验平台等为核心的研发创新机构,与上海交大、四川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形成从基础研究到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创新药数量在重庆领跑,在研创新药物达到54个,24个创新药物进入临床,其中10个产品进入三期临床,在疫苗、细胞治疗、抗体类、胰岛素等高端生物药领域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三是加快塑造产城融合新地标。坚持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具备“30分钟直达机场、20分钟直达果园港”的交通体系,南两高速、沿江高速贯穿园区,依山(明月山)、傍水(长江)、临岛(中坝岛、桃花岛),山水环绕、环境秀美,正加快建设“在山水间研创、在田园里生活”的高品质示范地。

新华财经:重庆国际生物城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是如何研判的,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在何处。

邓瑾禹:分析未来产业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面临产业赛道“分工化”(细分赛道越来越多、产业环节越来越精准、企业“分工化”格局愈发成熟)、药械规模“产业化”(创新药、创新器械进入规模产业化阶段)和研发竞争“国际化”(核心竞争力依然是研发端能力的突破)三大趋势,未来重庆国际生物城将以此为方向推动产业迭代。

同时,重庆国际生物城将围绕“产业化”这一维度,打造“孵化加速器”,助力本土产业环境形成;既强调龙头企业引领,又培育产业土壤,吸引具有活力、小而美的优质企业,建设更多的孵化器、加速器。

根据规划,到2027年,重庆国际生物城将集聚企业600家,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生物医药产值达到1000亿元,基本建成全国生物经济先导区和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聚力建设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和生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地。(参与记者:高婷、柳苏源、常嘉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