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扩需求 以投资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164期“经济每月谈”。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正处于稳投资的关键阶段;要针对投资需求不足的问题,聚焦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资料图片)
当前正处于稳投资的关键阶段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延续了恢复态势,市场需求逐步复苏,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宏观指标总体稳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但同时,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而且恢复还不平衡,需求仍然不足。
“投资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稳投资,当前正处于关键时候。”宁吉喆说,“今年一季度,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为34.7%,在一季度GDP4.5%的增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比1-4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但一些具体的投资数据可圈可点。
宁吉喆表示,今年1-5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8%,快于全部投资8.8个百分点,增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后劲。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投资,今年也得到较快增长,同比增长8.8%,体现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导向,同时社会领域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卫生教育建设继续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今年1-5月,水利建设投资同比增长32.1%,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7%,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5个百分点。”宁吉喆说。
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6.0%,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2%。
“今年1-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0%,比1-4月回落了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了4.6个百分点,但还是比同期投资整体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面对外需回落、内需动力不足的一些冲击,我国制造业投资仍然保持较强韧性,增速虽有所下降但相对比较平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研究员张永军说。
张永军表示,今年1-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5%,虽然增速比1-4月回落一个百分点,但是比去年同期高了0.8个百分点,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政策的支持,例如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张永军说。
宁吉喆表示,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800亿元,已经在加快下达。而且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3.8万亿元。目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建设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投资领域将在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社会事业、市政和产业园区、新型基础设施等的基础上,积极研究进一步扩大专项债券的投向领域。
注重补齐投资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
关于下一步如何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拉动经济增长,宁吉喆认为,要针对投资需求不足的问题,聚焦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建设。
“要有序实施‘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加强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领域建设,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城市内涝治理和社会事业等民生领域建设。”宁吉喆说。
张永军认为,要保持经济持续恢复势头,需保持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的较快增长。“在一些领域,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还有不小的空间。例如农村的供排水、供电、路网系统的改造,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节能减排改造、技术装备改造提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今年以来,服务业尤其是接触性、聚集性服务需求增长很快,建议近期对服务业投资更加重视,给予更大的支持。”
优化投资环境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民间投资下降0.1%。
“1-5月,民间投资增速由正转负,这与房地产投资仍然是负增长有很大的关系,也和民间投资信心不足等问题相关。”宁吉喆说。
对于鼓励民间投资的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提出了三项建议。
“一是坚定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真抓实干帮助企业恢复信心;二是持续改善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在银行信贷、土地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方面公平配置;三是进一步改善政府信用,增加政策供给,帮助民营企业恢复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张大卫说。
宁吉喆认为,要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要建立健全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的机制,用好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的对接机制,鼓励更多民间投资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宣传推广先进经验,认真做好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推动高质量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