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天下!金融和互联网的跨界人
作者:杨峻(金融业资深人士)
题:加油吧,金融和互联网的跨界人
新华财经10月31日电 金融科技这些年来的发展令两个原本关系甚远的行业——金融和互联网有了深度交融。
【资料图】
特别是随着蚂蚁、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在金融领域的崛起,转投大厂拥抱新科技成了许多金融人的选择。同样,一些更进取的金融机构也纷纷引入互联网人才,期待他们引领数字化转型。几年过去,不少当时意气风发的跨界人开始回归,金融归金融,科技归科技成了当下的主流观点。
金融和互联网虽同为令人艳羡的典型高薪行业。但当一个行业的人跳到另一个行业时,往往会水土不服。事实上,这两个行业几乎就在三百六十行的两端,从内核基因、企业文化到工作流程、沟通方式等方方面面都有显著差异。
跨界自然精彩,但每个选择跨界的人都应该自问一下,自己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01
在职场中,你总能轻易地把金融从业者和互联网从业者从外表或者生活方式上区分开来。
金融人衣着精致、西装笔挺,浑身流露着高级白领的气质;互联网人则无论薪资高低,千年不变地穿着公司发的文化衫、脚踩运动鞋,拼搏半生归来仍是“码农”气质。
金融人穿着一身西装出现,别人看到会觉得专业,敢把钱放心交给你;但在互联网公司,西装领带装束的人往往是保安。
除了穿着打扮风格的不同,两个行业的语言体系也迥然不同。互联网人喜欢说“黑话”。迭代、牵引、抓手、赋能、卷入,金融人被绕得云里雾里。那里没有X总、XX老师,互相间哪怕对上级都直呼其名或者花名,层级观念淡薄。后辈挑战前辈是家常便饭。
此外,相同工作岗位的称谓,在互联网和金融的不同语言体系下,职责内涵也大相径庭。
互联网人口中的“产品”是产品经理,负责从0到1搭建一个互联网产品;而金融人口中的“产品”是负责规划设计金融产品的人。
互联网人口中的“运营”是支持产品运转、让产品出圈、做营销活动的人;而金融人口中的“运营”则是指运营中台,做交易运营的人。
还有,金融人和互联网人对于年龄这件事也有不同预期。金融从业者崇尚经验主义,越老越吃香,资深从业者往往被冠以“老法师”的名号,受人尊敬。而互联网行业,众所周知有着35岁魔咒。35岁只是一个标签,核心是更愿意给年轻人机会,因为他们普遍更能卷、更能熬、更有活力。
当然,两个行业的从业者更大的不同体现在工作方式上。
金融讲究自上而下,做事前习惯于先看一看当下和未来的宏观市场和政策变化,再来决定业务策略。互联网鼓励自下而上,因为创意往往来自于一线的产品经理,他们更贴近用户和市场,更善于抓住那些微小却又微妙的机会。
金融人说我们来制定三到五年规划。互联网人说等不了那么久,三年时间黄花菜都凉了。ABtest是我们的法宝,哪个产品客户喜欢就上哪个。
金融人说金融市场风向变了,我们要有前瞻性。互联网人说我不听虚的,变不变要用数据来证明,要看即时的指标,凭空的经验判断不可信。
金融人用KPI考核,希望每个小组织制定的目标相对确定,强调执行力。互联网人则用OKR牵引,更喜欢提出有挑战性的目标,把非线性增长的可能也考虑进去,鼓励大家去发现新机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02
外在的矛盾折射出的是底层业务逻辑的不同。
金融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行业之一,全球金融体系形成也有几百年了。而互联网则起于20世纪末期,短短数十年发展迅速。与金融这位耄耋老人比起来,互联网更像个尚在发育期的青少年。
正因为发展历史悠久,金融业态已趋于稳定,有清晰的运行机制和体系,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而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仍在高速发展期,不断迭代创新,需要极大的创新力和敢试敢闯的拼劲。
其实,无论金融还是互联网,都是通过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商业价值。但是,金融产品与互联网产品却又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属性。
互联网的工作和思维方式大都是顺人性的,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度分析和洞察,将产品的卖点显性展示,加以营销和运营手段来达成转化,只要产品卖出去就大功告成了。因此,流量、转化往往是驱动整个业务最关键的指标。
而金融产品的底层逻辑是逆人性的。将产品的卖点包装得越好,越可能在风险暴露时加倍反噬。金融产品的风险滞后性和隐蔽性,决定了金融产品在销售后难以一劳永逸,更重要的服务反而体现在售后阶段。而金融产品风险的外部性,又决定了风险一旦扩大,国家、社会都要为此买单。
正是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这些特点,使得金融习惯于强监管和框架性思维,在规定的框架之下发展业务。而互联网天然倡导创新,讨厌被束缚,甚至必须要跳脱框架才能想出颠覆行业的创新产品。
03
如果用某项运动来代表金融和互联网,比如篮球和足球,都是球类运动,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运动,对优秀运动员的判别标准也大有不同。
试想一下,若是梅西到NBA篮球队效力,脚法再精湛也难有用武之地。他1米7不到的身高想获得出场机会都非常难,很可能成为“饮水机管理员”。同理,NBA最伟大的中锋之一奥尼尔要是去踢足球,那他的身高和体重优势反而会成为足球场上的累赘。如果梅西和奥尼尔成为队友不但违和感十足,而且不论参加篮球比赛还是足球比赛,相信都很难取得好成绩。
随着金融和互联网人才双向流动愈加频繁,类似梅西改打篮球、奥尼尔去踢足球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跨界人士之所以水土不服,除了既有经验带来的一些束缚或习惯,更多是因为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还未适应新的业态和竞技规则。
或者说,两者间尚未找到一个平衡态。
1、 稳定VS变化
大部分金融人一旦选择了一个岗位,就会长期在这个领域深耕;而互联网人则更需要面对多变的环境,业务线、产品线随时可能调整,想要在一个岗位做到老几乎不可能。因此,金融人要稳定,互联网人则要能适应多变。
相对应的,金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更看重其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深耕时间,金融企业业务形态、工作分工、岗位要求等已经相对固定,此时每个员工在自己岗位的专业性就显得很重要。而互联网公司则更注重人才的学习力、适应力、融合创新力等,互联网公司处于快速变化当中,岗位、职能、组织的变动时有发生。
2、慢工出细活VS短平快
金融讲求慢工出细活,互联网则追求短平快。金融需要把握大方向,需要看得更长远。互联网更追求当下的机会,因此更多着眼于短周期。
金融更注重顶层设计,需要前瞻性地布局,往往前期收获小,但未来价值巨大。因此,金融相对来说需要有深耕的耐心,要较长时间的铺垫和积累方能厚积薄发。而互联网行业快速而残酷的竞争不允许慢慢来,所以对新业务的试错时间一般都不会很长。
3、循规守矩VS自驱主动
循规守矩并非贬义词,意思是在既定框架内完成工作。金融是强监管的,如果没有规矩,何成方圆。
金融机构受到严格监管,重视规章制度。而互联网行业大部分都没有成型的制度,工作流程也相对灵活机动。互联网公司自下而上,需要有自驱力和主动性的员工,不管有没有领导安排的任务,都能自己制定好任务目标,并具有较强执行力去达成这些目标。而金融人则相对来说是在已经规划好的方向内,不折不扣地去落地执行。
04
随着金融和互联网更加深化的合作与交融,两种人才间的交流也必将越来越频繁。应该说,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催生了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这些人既要有金融的严谨和专业度,又要有互联网的创新思维、能适应快节奏的变化。
对于正在或已经跨界到金融科技领域的金融和互联网人来说,首先要正确理解金融科技业务的本质。金融是有风险的,和一般商品销售显著不同,业务规划的出发点既要兼顾发展也要兼顾风险;同时,又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新的科技,用新的模式优化、改造金融业务,为实体经济、为客户提供切实的金融便利。
同时,跨界人需要放平心态,学习欣赏对方行业的优点,在新的环境下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不必更不应苛求彼此一夜之间就能水乳交融,存在矛盾和差异,甚至不认可都再正常不过。金融人可以学着互联网的产品思维和用数据说话的方式,跳出掣肘,用更新的眼光看待业务;互联网人也可以学着金融人的框架性思维,捕捉政策和市场动态,看得更长远一些。
跨界从来不容易,但魅力无穷。能够真正跨界成功的肯定是少数,但精彩的突破创新,往往也只会有少数人做到。
跨界的经历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对职业生涯而言,也许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关键词: